所有作者:时林坡 林志斌 陈辞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论文摘要:洞桩法是在传统浅埋暗挖法基础上创新吸收盖挖法的技术成果而形成的新工法,又称Caven-PBA工法,随着我国地铁施工技术的发展,它已得到广泛的运用,然而洞桩法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围岩和工程结构对施工过程的响应目前还没有精确的计算方法。本文运用岩土工程通用有限元软件FLAC 对北京站至北京西站地下直径线工程进行二维数值模拟,分析了洞桩法施工对地表沉降、围岩塑性区、结构受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洞桩法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成凹槽型分布,隧道中心附近出现最大值,施工完成后,地表最大沉降为25。45mm;②围岩的塑性区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隧道上方两侧45°角内的区域,导洞横向外6m的区域以及隧道下方4m内的围岩区域;③扣拱的最大正向弯矩为153。70 kN。m;扣拱的最大负向弯矩为-202。69 kN。m。
关键词: 洞桩法 FLAC3D 地表沉降 围岩塑性区 扣拱弯矩
免费下载《洞桩法施工技术模拟研究》PDF全文(已停止下载)
本站“论文下载”文章收集整理于“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由于各种原因,本站已暂停论文下载!请前往“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