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作者:高程达 孙向阳 张林 李志刚 阿拉塔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所
论文摘要:采用开放式样杆方法,对干旱土纲的4种土壤类型进行了土壤剖面CO2 通量的观测研究,主要结果为:①干旱地区土壤剖面CO2通量的变化趋势是:在0-60 cm深度范围内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60 cm为转折点,之后,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 ②土壤剖面CO2碳通量平均值为660 µ;mol/(m28226;h),在-9076-16 988 µ;mol/(m28226;h)范围内变化,如果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发生改变(0-70 cm深度),将可能有254。6 t CO2/(km28226;a)从土壤向大气释放。③土壤种类不同,CO2通量明显不同,森林土壤释放量大于草原土壤。④在通量-深度曲线中,各土壤类型均出现1-2个拐点,变化原因与土壤剖面结构和根系分布有关,钙积层的有无、厚度起决定作用。⑤存在季节变化,植物生长季节的CO2通量远大于其他季节,其他季节可能有土壤吸收二氧化碳现象。由此应避免在植物生长季节施工动土,以减少土壤CO2向大气中释放。⑥本研究建议:善待土壤,谨慎动土。
关键词: 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 二氧化碳气体释放和吸收 气候变暖 栗钙土 灰钙土 山地灰褐土 粗骨土
免费下载《北温带干旱地区土壤剖面二氧化碳通量的变化特征》PDF全文(已停止下载)
本站“论文下载”文章收集整理于“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由于各种原因,本站已暂停论文下载!请前往“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