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故事远不如登山者救人那样生死攸关,但二者相辅相成,同样发人深思。它告诉人们:给予总是相互的,善待别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了自己。当利害攸关的时候,明智的选择非常重要。不是吗,人类的生存虽不完全像干涸处的鱼类那样"相濡以沫",靠同伴的津液来获取生命的延续,但也不是孤立毫无关联的,我们同样需要给予和接受。给予别人方便、关爱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对方所给予的关爱和方便。"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当登山者毅然"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选择了给予的时候,他自己的手脚乃至整个身心,也在不断接触、相互作用中获得了巨大的温暖,于是,才能"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困境"。正如《编辑部的故事》主题曲所唱的:"接受我的关怀,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结构就是互相支撑!"
毫厘之差,千里之谬;正确抉择,贵在心灵。我们应该摒弃农民的狭隘自私,效法登山者的伟大崇高,在人生的春播秋收、风雪旅途中重视选择,认真选择——用爱的心灵多多选择给予吧——如此,才能互扶互持,互帮互助,互利互惠,才能走出困境,迈向光明,登临彼岸。
例文3
浙江考生
浓烟滚滚,硝烟四起,原本宁静的小镇,如今充斥着导弹与地面碰撞而激起的巨响,震耳欲聋。原本就已经破败的小镇,如今显得更加残缺,更加凄凉。而原本就缺乏生气的小镇,如今越发死寂,恐怖。对!是恐怖,战争席卷而过的恐怖,使人胆颤心惊的恐怖。
雾浮起来了。我就站在雾中,看着这个经战争洗礼过的小镇,思绪漾开,再漾开……
我们的总统布什,是一位非常优秀、极具领导才能的智者,在权衡国家利益后,决定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而我,一个美军陆战队士兵,怀着满腔爱国情怀,踏上了报国的征途。"美国万岁,报效祖国!"这是我的信念。
战争开始了。尽管条件恶劣,我仍然坚信,胜利属于我们,因为我们是正义的一方,在维护着世界的和平。如今想想,可悲的我竟然认为战争是在维护和平,可笑啊!
国际社会很不赞成,纷纷以示威游行宣泄心中的不满,而我身为美国人,只用极鄙视的眼光一扫,"他们只是不满美国的强大,心里不平衡罢了!"在我的思想里,美国是伟大的,是绝对的伟大,不沾染一丝污垢。
连日的炮击,伊拉克南部的这个小镇已无宁静。一天中午,在炮击过后,我们陆军挺进镇中,一个老人横卧在道路中央,双腿已无法动弹,用愤怒的眼神瞪视着我们,以悲怨的声音咒骂着我们,我字字都听得清晰:"美国狗,滚出我们的国土!伊拉克是我们的家,你们没有权利来掠夺,来伤害我们的国土!来践踏我们的民族!你们也有家,当你们也经历这种丧家之痛时,你会明白,什么是爱国。伊拉克没有威胁世界,站在我们的立场想想,看看整个伊拉克吧!你们都做了什么!"
我脑中一道光闪过,真的吗?我们真的错了吗?硝烟、死亡、伤者……战争带来了什么?忠于美国的我们都做了什么?原来,真正的强盗是我们,用卑鄙的借口,打着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帜,却在进行着破坏和平的战争。
我迷惘了。是爱国情驱使我成了强盗,是对祖国的忠诚让我犯下了弥天大祸。原来,理智总是会被某种不知名的感情欺骗,最终被驱逐。
雾中的战场,依然凄凉,而我的心更寒……
美国打击伊拉克的战争刚刚结束,作者就将这一时事热点写进文中,的确给人一种真切新鲜之感,真是一篇独辟蹊径的佳作。全文从爱国情蒙蔽了"我"的理智的角度入笔,以一个士兵自我忏悔的形式构筑全篇,体现了作者开阔的视野和对国际动态的关注。
例文4
北京考生
这是多么让我梦寐以求、激动不已的时刻,人类的记忆可以移植!这就意味着,我——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可以感受到移植到我脑中的大千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人们丰富多彩的记忆,我不禁快乐地高喊——那么,让我感受吧!
这是谁的记忆?伴随着一阵剧烈的痛苦,一声婴儿的啼哭响亮地划破了黑夜的寂静——啊,这是妈妈的记忆,这是小小的我诞生了!疼痛、煎熬转瞬消失了,取而代之是嘴角无言的微笑和眼中欣慰的泪水,妈妈的身上在痛,心里却在兴奋和骄傲:我的孩子,我把你带到了这个世界上,我会领着你走到这个多彩而斑斓的世界中来,你是妈妈的希望!这就是妈妈的记忆吗?原来,我在妈妈心中如此珍贵和重要。我感受到了,妈妈,这是充满着希望和甜蜜的记忆,它同样让我感动,催我奋进。
这又是谁的记忆?一股巨大的紧张和豪迈充遍了我的全身。听,多么激越和响亮的摩托车启动声音;看,多么壮观而激情的壶口瀑布!红旗抬起来了,好,握紧把手,启动!变挡!飞跃!啊,成功了——"亚洲第一飞人"的称号终于被我——一个农村娃用汗水、泪水争取到?!这,这不是飞黄成功的朱朝辉的记亿吗?原来,成功后的他是如此激动和兴奋,连我都被他的狂喜感染得手舞足蹈。黄河,母亲河啊,就让我这个生在你身旁的黄河娃久久跪倒在你面前吧!是你生生不息奔腾的气势和伟力给了我勇气和力量,告诉我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如何用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啊,朱朝辉的记忆,我感受到了,这是豪迈而激情的记忆,让我永远记住它,记住母亲河给我们中华儿女的勇气和胆魄!
哭声、惊叫声、枪声、爆炸声、零乱的脚步声、凄切的求救声——天哪,这是谁的记忆?如此恐怖地移植到了我的头脑中?莫非是他们——南联盟惨遭轰炸的居民们的记忆吗?北约战机惨无人道的轰炸,甚至不放过对平民目标的轰炸;毁了我们的房子、田地、家园,而且杀死了我们的亲人啊!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北约要用如此残暴的手段干预我们国家自己的事务?而且竟然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号,天理不容啊!我实在承受不了如此悲惨而又愤怒的记忆了。从北约开始轰炸以来,我一直同情着南联盟难民的命运,但从没想到过亲身感受他们的记忆竟会如此痛苦。不过,霸权和侵略最终是没有好下场的,历史会因北约这血腥的一笔昭示得更加公正,南联盟的人民,我愿你们永远过着和平、安定的生活!记忆在变幻着,我也在感受着。这些都是梦吗?也许是吧,但我盼望着,真的有那么一天,记忆移植到我的头脑中,让我感受到的,都是快乐和幸福,少些灾难和痛苦。
将科幻性的想像作文和社会上的热门话题结合起来,是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文中的"亚洲第一飞人"朱朝辉和"南联盟惨遭轰炸"的惨状,都紧密联系了当时的现实背景,贴切自然,无丝毫牵强附会,不仅增强了文章的现实意义、富有时代特色,而且深化了文章的立意。